摘要: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加时赛谈判,多哈气候大会8日深夜通过一揽子决议后落下帷幕。 ...
17日下午,在浙江义乌举行的第八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介绍了浙江环保工作的情况
全市空气质量非优良天数约30天,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到了全部。从本月起,湘潭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投入试运行,监测数据将每天在网上试发布,市民可像杨先生一样随时通过网络查询相关信息。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开展的治理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等措施,在大量削减PM10的同时,也是在削减PM2.5。在建筑工地施工完成后的24小时内对裸露地面进行铺设或临时硬化,并在10天内完成绿化、永久硬化湘潭7个PM2.5监测点分别是:湖南工程学院南院、板塘铺、市环保局、老市委所在地、湖南科大、韶山、昭山(该点作为长株潭区域环境监测点,俗称对照点)。扬尘不仅包括初级扬尘,还包括大量次级扬尘。在建筑工地施工完成后的24小时内对裸露地面进行铺设或临时硬化,并在10天内完成绿化、永久硬化。
同时,长沙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夜间施工审批网上公示制度。要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关键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按照挡、盖、洒、冲四步走。基础四国指出,大会应通过一个加大融资的路线图,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
然而发达国家虽然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从具体的数字来看,他们并没有履行承诺。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团长贾克塔认为,多哈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的支持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有能力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负面影响。上述多重博弈不断困扰着谈判进程,已经进行了18次的联合国气候谈判转战多哈,但这可能又是一次继续过渡的会谈,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气候谈判仍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首先,谈判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的竞争。
此外,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气候资金和融资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大会上最大的诉求。然而临近会议尾声,各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依旧,发达国家承诺已久的资金无法落实。
不过,这次气候大会已经带来了成果,大会推动了《京都议定书》机制,也再次加强了联合国的作用,提升了联合国机构在执行、监督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加强了绿色气候基金秘书处建设。最不发达国家指出,需要就20132020年期间的气候融资路线图达成一致,每年上调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捐款,达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最低水平。总之,由于各国国情和利益错综复杂、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的认识不尽相同,全球气候谈判进程将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美国认为新兴大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手,需要采取行动。
小岛屿国家则要求建立气候变化赔偿和补偿机制。多哈气候大会是旨在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最后节点。不过,目前英国已经准备拿出20亿美元作为气候变化绿色基金,美国谈判代表也表示会在资金援助上作出努力,因此盼望已久的气候融资和资金援助可能实现突破。不过,尽管道路曲折,只要全体会员国本着对人类共同命运负责的态度,根据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平衡和公平的全球气候治理必将成功。
多哈气候大会能否实现平稳过渡的阶段目标任务,重拾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将在未来几天内得到答案。需要看到的是,发达国家内部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态度分为两派。
美国及伞形国家联盟(俄罗斯、日本等)是《京都议定书》的反对派,欧盟和澳大利亚则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是其前提条件是放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应对气候变化长期行动对话谈判轨道。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走势同步。
发达国家还试图通过拉拢和分化的手段,吸引气候变化受害最深的发展中国家支持其立场。如果发达国家在减排时限、清洁排放项目额度等方面做出更大让步,那么《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无疑将成为多哈气候大会成功的标志上述多重博弈不断困扰着谈判进程,已经进行了18次的联合国气候谈判转战多哈,但这可能又是一次继续过渡的会谈,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气候谈判仍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基础四国指出,大会应通过一个加大融资的路线图,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小岛屿国家则要求建立气候变化赔偿和补偿机制。需要看到的是,发达国家内部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态度分为两派。
然而发达国家虽然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从具体的数字来看,他们并没有履行承诺。美国认为新兴大国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手,需要采取行动。
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东升西降的走势同步。多哈气候大会是旨在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最后节点。
然而临近会议尾声,各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依旧,发达国家承诺已久的资金无法落实。(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副所长)。
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团长贾克塔认为,多哈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的支持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有能力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如果发达国家在减排时限、清洁排放项目额度等方面做出更大让步,那么《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无疑将成为多哈气候大会成功的标志。美国及伞形国家联盟(俄罗斯、日本等)是《京都议定书》的反对派,欧盟和澳大利亚则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是其前提条件是放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应对气候变化长期行动对话谈判轨道。总之,由于各国国情和利益错综复杂、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的认识不尽相同,全球气候谈判进程将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
多哈气候大会能否实现平稳过渡的阶段目标任务,重拾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将在未来几天内得到答案。不过,尽管道路曲折,只要全体会员国本着对人类共同命运负责的态度,根据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平衡和公平的全球气候治理必将成功。
此外,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气候资金和融资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大会上最大的诉求。发达国家还试图通过拉拢和分化的手段,吸引气候变化受害最深的发展中国家支持其立场。
不过,这次气候大会已经带来了成果,大会推动了《京都议定书》机制,也再次加强了联合国的作用,提升了联合国机构在执行、监督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加强了绿色气候基金秘书处建设。发达国家对资金援助问题一直避而不谈,发展中国家则对气候融资和技术转让的进展缓慢表示关切。
首先,谈判面临着发达国家和新兴大国的竞争。最不发达国家指出,需要就20132020年期间的气候融资路线图达成一致,每年上调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捐款,达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最低水平。不过,目前英国已经准备拿出20亿美元作为气候变化绿色基金,美国谈判代表也表示会在资金援助上作出努力,因此盼望已久的气候融资和资金援助可能实现突破事实上,在会议期间,已有不少环保组织代表和专家质疑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否真正兑现了出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即将启动的绿色气候基金至今也还没有太多实质进展。
伯翰为此评价说:发达国家的实际行动,远低于其已作出的承诺和法律约束,与其应承担的责任相比更是远远不够。例如,中国不仅大力自主减排,多年来还在水电开发等项目中给予埃塞俄比亚宝贵的支持,这些援助项目有力协助埃塞俄比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战略。
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中国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统一立场上,共同发声。新华网多哈专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贡献令人尊敬访埃塞俄比亚环保署长特沃德伯翰相比发达国家的空头承诺,中国切实履行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贡献令人尊敬,正参加多哈气候大会的埃塞俄比亚环保署长特沃德伯翰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中国所做的努力。
他还说,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援助项目更有针对性,成效也更明显。对于多哈气候谈判的进展,伯翰说:非常遗憾由于发达国家阻挠,谈判进展非常缓慢。